1 背景及意义

1.1 行业背景

1.2 现实意义

2 内部市场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构建三项管理体系

2.1.1 四级市场运行体系

2.1.2 三级核算体系

2.1.3 六项基础管理体系

2.2 设立九类要素市场

2.2.1 产品生产市场

2.2.2 物资供应市场

2.2.3 设备租赁市场

2.2.4 建筑修缮市场

2.2.5 人力资源市场

2.2.6 加工维修市场

2.2.7 后勤服务市场

2.2.8 内部资金市场

2.2.9 技术信息市场

2.3 完善六大保障机制

2.3.1 全面预算管理

2.3.2 全面质量管理

2.3.3 全面对标管理

2.3.4 全员业绩考核

2.3.5 全面风险管理

2.3.6 信息化管理

3 内部市场化管理组织实施

3.1 把握原则

3.1.1 制度化规范化原则

3.1.2 标准化原则

3.1.3 市场化运作原则

3.1.4 完全成本核算原则

3.1.5 核算主体下移原则

3.1.6 量化管理原则

3.2 总体思路

3.3 实施步骤

3.3.1 建立组织机构

3.3.2 调研学习分析

3.3.3 建立规章制度

3.3.4 建立结算体系

3.3.5 测算建立价格体系

3.3.6 建立计量体系

3.3.7 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

3.3.8 试点运行

3.3.9 推广运行

3.3.10 构建要素市场

4 内部市场化管理信息系统研发

4.1 设计原则

4.1.1 设计依据

4.1.2 设计原则

4.2 技术路线

4.2.1 总体技术路线

4.2.2  研究方案的总体构建

4.2.3 系统物理架构

4.3 研发内容

4.3.1 项目范围及主要功能

4.3.2 系统开发实施目标

4.4 功能特点

4.4.1 系统功能

4.4.2 系统特色

4.5 效益分析

4.6 实施计划

4.7 研发团队

 

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在企业内部按市场体系的要求建立模拟市场,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以目标管理和全面预算为基础,以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单元)为价值结点,构建对上、对下、对外、对内的多维立体结算架构,在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形成一种市场契约关系,通过内部价格结算,变市场主体间的行政协调关系为经营结算和行政协调相结合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实现节支降耗和开源增收的一种企业管理方式。

以价值管理为核心,实行利润成本双管控,构建三项管理体系(四级运行体系、三级核算体系、六项基础管理体系),设立九类要素市场,完善六大保障机制。

一、构建三项管理体系

1、四级市场运行体系

根据公司管理构架,建立矿处四级市场运行体系,即矿为一级市场主体,区队(科室)为二级市场主体,班组为三级市场主体,岗位(个人)为四级市场主体,按照层级管理权限,一级管理一级,一级核算一级,形成四级市场运行体系。

2、三级核算体系

根据四级市场运行体系,建立三级市场核算体系,设立核算点,实行横向及纵向核算。其中:

1)矿与各区队、科室之间进行的结转核算为一级核算,根据各二级市场主体结算数据分析、归类、汇总而成,具体核算结果通过收支明细表反映,实行月清月结。

2)各区队、科室对各班组,以及各班组之间进行的结转核算为二级核算,依据来源于各市场主体及主体间相互提供劳务产生的收支业务,核算结果通过内部市场结算单、收支明细表、工资日报表进行反映,实行日清日结。

3)各班组对员工个人的结转核算为三级核算,具体核算结果通过工资日报表进行反映,实行班清班结。

3、六项基础管理体系

为保障内部市场化管理的顺利实施,需建立完善六项基础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定额体系、价格体系、计量体系、考核结算体系。

二、设立九类要素市场

内部要素市场是企业内部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市场运行的基本条件。煤企要实施内部市场化,首先要构建内部要素市场,培育要素市场主体,制定要素市场交易规则,确定要素市场交易价格,明确交易监管仲裁办法,从而为内部市场运作营造一个清晰的框架。

1)产品生产市场

建立以煤炭为主要产品的产品生产市场,明确各种产品的质量和规格要求,确定交易主体、价格和结算方式,根据测算的内部市场产品价格,实行按价收购,有偿服务。

运作主体是矿及所属科室,主要收购受益对象不明确或多个市场主体共同受益的原煤、进尺、单项工程、注浆量等产品。受益对象明确的产品(包括服务),如矿车运输、爆破、吊挂风筒、加工、修理、矿灯、洗衣等,在其他要素市场中核算,如洗衣在后勤服务市场核算。

2)物资供应市场

建立物资供应市场,具体负责各单位物资需求计划的统计汇总、上报管理工作,全矿所用物资集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发放,需要物资和提供物资的单位在物资供应市场交易,一般由供应科代表矿运作。供应科按规定申领或采购物资后,按计划价向各区队、用料部门销售;区队回收的物料由供应科负责接收,按回收价格计入区队收入;区队闲置不用物资或回收物资,经审批可出售给其他单位,按计划价格核算转出区队收入和转入单位支出。

3)设备租赁市场

包括机电设备租赁、综机设备租赁、单体租赁等,分别由机电科、综机中心、技术科负责管理,按照“有偿租赁、合理占用”的原则向使用单位收取租赁费用,并对管理单位的租赁费总额、资产闲置率等指标进行考核。

4)建筑修缮市场

为充分利用基建工区的建筑安装及修缮能力,达到减少外包、降低费用的目的,成立建筑修缮市场,由计划科负责管理,无论是计划内工程还是计划外工程,均优先安排基建工区施工,基建工区确实没有资质,没有能力完成的项目,计划科才能考虑外委,否则追究计划科的责任。基建工区在完成本矿工程任务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对外创收,对于创收所得,基建工区可以按比例提成,增加职工收入。

5)人力资源市场

建立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为主要内容的人才信息库,为领导选人用人提供人才保障。成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搭建各市场主体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平台,制定不同劳务结算价格,明确结算方式,劳务费按照接受劳务单位单价支付;对富余人员,加强培训,提升技能,各四级市场主体需要用人时,到劳务市场择优录用。

6)加工维修市场

建立非标件加工和设备维修市场,各区队需用的非标件根据程序安排加工,对于损坏的机电设备统一安排维修,保障生产单位正常使用。

7)后勤服务市场

建立以后勤服务市场,为全矿干部职工提供洗浴、住宿、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服务项目,实行有偿服务、有价结算,三级市场根据物业服务市场提供的服务工作量和服务质量进行结算;在满足矿井需要的情况下,物业服务市场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对外创收,对于创收所得,物业服务市场可以按比例提成,增加职工收入。

8)内部资金市场

建立内部资金市场,根据市场主体效益情况,建立三四级市场主体之间资金的借、贷、存机制。一是利用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以价格结算和内部信贷为主线,确保四个层级市场主体活动有足够的现金流。二是为四个层级市场主体开设独立账户,市场主体之间的业务往来从各自账户中体现,强化各市场主体的资金有偿使用意识。

9)技术信息市场

由技术科、机电科、综机中心、科技计量科、通计中心组建技术信息市场,为生产单位提供技术信息、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包括科技项目的引进、研发、推广以及工程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批等,为矿井生产把好技术关口。

                                                                                                                                  (未完,详细资料请咨询刘经理13910559209)

 

企业内部市场化建设方案